7
水渠竣工后一个星期,十部长长的水车也赶制出来了,马上被安放在梯田旁的坡地上了,每架水车上安排4个人轮流车水。龙母河的粼粼波光,通过一条两里长的水渠,一直涌到了栖霞山下,又通过一部部水车,步步登高,奇迹般地出现栖霞山上,再通过一条条渠道,流进了一块块干渴的土地。
这壮观而神奇的一幕,把下里村人乐坏了,把闻讯赶来参观的外村人惊呆了。这种活生生的“水往高处流”的景象,第一次颠覆了他们传延续了几千年的固有观念。
屹立在水渠两边的桑树,也整齐地站立着,已经蓬勃起来的树叶,在风中窸窸窣窣地响着,仿佛为这人间的奇迹,也欢呼鼓舞起来。
当“水往山上流”的仪式,在一片惊叹声中结束后,泰让凤大姐主持开启了第二个仪式:四位少女转动着辘轳,隔开大小渠道的闸门徐徐开启,一股清流夺路而出,一路奔涌,直奔大池而去。巨大的水流,有如被困的黄龙,在池子里不停地旋转、咆哮,不断地翻滚、升腾,慢慢归于平静、安详,最终呈现出微波荡漾的迷人风情。
孩子们欢呼雀跃,女人们叽叽喳喳,老人们喋喋不休,男人们则依然忙碌,为“龙台”和“凤池”赶制着围栏,以一条曲径相连,使它们看起来像一个乡村公园的雏形了。
晚饭后,在永安楼里,泰先生面对兴奋不已的村民们,讲了一些关于水的奇妙话语:
“水者,天地之包幕,宇宙之血液,上行之始焉,下行之忠也。
大一藏于水,万物皆从水生,万物终归于水。
上善若水,水生万物而不言,水利万物而不争,水洁万物而不污。
上智若水,无形,无色,无香,随遇而安,随物赋性,生生不灭,无处不存。
善变莫如水,蒸发为云,幻化成雾,滴落为雨,晶莹为露,凝聚成冰,愤然为雹,静时如百尺之绫,怒而如万马之奔。
谦恭莫如水,流而趋下,居而就低,其流越深,其声越小。
勇毅莫如水,遇土则淹,临石则湍,就崖则跃,逝者如斯,不舍昼夜。
有志莫若水,发源必东,百折不回。
有道莫若水,浩浩乎无穷尽,汤汤乎无涯际。
涓涓莫若水,江海乃成。
柔弱莫若水,攻坚者莫之能胜。
水之于人,不亦重乎:水入于经,其血乃成,入于腑,其津乃生。
水之于人,不亦宜乎:幼年如泉,碧水清清,甘甜见底;少年如溪,跳跃奔腾,婉转迷离;青年如河,浪花飞溅,彭拜跌宕;中年如湖,碧波荡漾,渔舟唱晚;老年如海,潮起潮落,云卷云舒。”
那慈祥的声音,宛如一股清泉,从泰先生的口中汩汩而出,静静地流入村民们的心田。他们津津聆听着,啧啧惊叹着,心里荡漾起水波,脸上遗留着浪花,进入了甜蜜的梦乡。
评论